近日,中央财政累计下达759亿元水利发展资金,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全国623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。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,更标志着我国水利建设进入攻坚突破的关键阶段,为保障国家水安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资金规模创历史新高
中央财政通过“提前下达+动态追加”模式,分两批投放759亿元,较往年同期增长显著。其中,471亿元专项用于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,288亿元提前布局跨年度项目,形成“资金接力”效应,确保建设连续性。
资金投向聚焦短板领域
623个项目覆盖全国
项目涵盖防洪工程、水资源配置、水生态保护等八大类,重点布局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、西南喀斯特地区、西北干旱区等生态脆弱地带,形成“国家统筹+地方落实”的协同格局。
标杆项目引领示范
建设效率显著提升
通过“并联审批+容缺受理”机制,项目前期工作周期缩短30%;采用EPC总承包模式,推动设计、施工、运维一体化,建设周期平均压缩15%。
应对极端气候挑战
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,我国极端降水事件频发。水利项目通过提升河道行洪能力、完善蓄滞洪区,构建“防、减、救”全链条灾害防御体系,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
水利投资直接拉动GDP增长,预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。同时,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提供水保障。
推动绿色低碳转型
生态水利项目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5亿吨,增加碳汇能力2000万吨。智慧水利建设通过精准调度,降低水资源浪费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根据《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》,到2025年,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,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。此次759亿资金投入和623个项目推进,正是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落子。随着项目陆续落地,我国水利将实现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的跨越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水支撑。
结语:759亿资金如同一股“活水”,正浇灌出国家水安全的新图景。从大江大河到田间地头,从传统工程到智慧水利,这场水利建设攻坚战不仅关乎当下防洪安全,更锚定未来可持续发展,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韧性与战略定力。
联系人:危思慧
手机:18705008862
邮箱:815337178@qq.com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仙艺路108号(原沿山西路北侧)江山园(阳光城山与海 (一期)) 20#楼1层10复式店面